伴隨著寶貝到來的喜悅,煩惱的事情也接踵而至,除了形體的變化,讓媽媽們頭疼的還有就是產后脫發。
其實,產后脫發是很正常的,大約有1/3的媽媽在生產4個月后會有掉發的現象。隨著分娩后機體內分泌水平的逐漸恢復,脫發現象會自行停止,一般在6個月左右即可恢復。
可能存在的原因
1、激素水平的變化:
懷孕之后,體內激素的分泌量大大增加。在這些激素的共同作用下,頭發會加速生長,故孕期頭 發數量可增多,且富有光澤。然而,隨著一朝分娩,這些激素便會相應地大量減少,頭發的營養供應自然減少了,于是就發生了頭發脫落的現象。
2、營養供應失衡:
由于懷孕及分娩對女性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消耗過程,產后身體的恢復、哺育嬰兒都需要有大量的營養補充。有些女性在懷孕期間飲食單調,加上母體對各種營養物質需要增多,營養攝入便不能滿足母體和胎兒的營養需求;產后哺乳期,如果新媽媽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,就很容易出現營養缺乏或營養不均衡,導致體內蛋白質、鈣、鋅、B族維生素的缺乏,影響頭發的正常生長和代謝,使頭發枯黃易斷。
3、精神因素的刺激:
從心理方面分析,婦女妊娠后,特別是第一次懷孕,精神上會有較大的壓力。生產后,新媽媽從興奮狀態轉入疲倦,情緒從高亢轉入比較低落,部分新媽媽就會出現感情脆弱、焦慮,頭皮供血減少,以致毛發營養不良而脫落。加之哺乳、照顧小寶寶,使睡眠受到影響,這些都是造成脫發的因素。當頭發脫落后,新媽媽會倍感憂慮不安,形成新的精神刺激,如此循環,致使脫發越來越嚴重。
4、頭發護理不當:
受傳統觀念的影響,有些新媽媽在坐月子期間,不敢洗頭、梳頭,令頭皮的皮脂分泌物和灰塵混合堆積,既影響了頭部的血液供給,又容易引起毛囊炎或頭皮感染,從而使脫發幾率增加。
如何預防:
首先,婦女在孕期和哺乳期要保持心情舒暢、樂觀、避免緊張、焦慮、恐懼等不良情緒的出現。
第二,注意平衡膳食,多食新鮮蔬菜、水果、海產品、豆類、蛋類等,以滿足身體和頭發對營養的需要。
第三,經常用木梳梳頭,或者用手指指腹有節奏地按摩,刺激頭皮,可以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,有利于頭發的新陳代謝。經常洗頭可清除掉頭皮上的油脂污垢,保持頭皮清潔,有利于新發生長。
第四,中醫認為,桑椹子、菟絲子、枸杞子、葵花子、黑芝麻、核桃、何首烏等均為養血烏發生發之上品。所以平時應多吃黑豆、紅豆、菠菜、香菇、木耳、豬肝、烏骨雞、海參、黑棗、紫葡萄等,少吃白糖及動物類油脂。如果出現了產后脫發,也不要心慌害怕,可服用“養血生發膠囊”。外用生姜片經常涂擦脫發部位,可促進頭發生長。產后脫發一般在6-9個月后即可恢復,重新長出秀發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 剖宮產后恢復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