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兒出生后,胎盤也隨之娩出。之后,陰道會排出一些棕紅色的液體,其中含有血液、壞死的蛻膜組織、細菌及黏液等,醫學上稱為“惡露”
產后3—4天為血性惡露,量多,顏色棕紅,含有大量血液、小血塊、壞死的蛻膜組織;4—6天為漿液性惡露,其色轉淡,內含血液越來越少;7—10天之后為白色惡露,內含大量白血球、蛻膜組織、表皮細胞及細菌等。一個月左右惡露基本停止。正常惡露有血腥味,不臭。如有臭味,或紅色惡露、白色惡露過多及持續時間過長,反反復復,那就說明惡露異常,應當引起注意:
1、 如果產后2周,惡露仍然為血性,量多,伴有惡臭味,有時排出爛肉樣的東西,或者胎膜樣物,這時應考慮子宮內可能殘留有胎盤或胎膜,隨時有可能出現大出血,應立即去醫院診治。
2、產后發生產褥感染時,會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。這時,產婦有發熱、下腹疼痛、惡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癥狀。這時的惡露,不僅有臭味,而且顏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漿液性,而呈混濁、污穢的土褐色。
上一篇: 坐月子要多少天?
下一篇: 怎樣判斷媽媽的乳汁是否充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