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雞肉:具有溫中、益氣、補虛、添髓之功。
雞肉比起豬肉、牛肉等肉類,明顯具有低脂低熱的特點,肉質也更爽口香嫩,可用任何烹飪方法、與多種輔料搭配都能制作出美味菜肴;另外雞肉所含維生素A也很豐富,尚有維生素C及E,脂肪多含不飽和脂肪酸,是比較理想的蛋白質食品。傳統醫學認為雞肉性味甘、溫,入脾、胃經,可用于虛勞羸瘦、食少、泄瀉、下痢、消渴、消腫、小便頻數、崩漏帶下等癥的治療。孕婦吃雞肉,可以起到明顯的補益作用。
1)雞肉皮蛋粥
原料:雞肉30克,大米200克,雞蛋1個,生姜5克,蔥5克,鹽3克
制法:將雞肉用開水煮透,撕成絲,大米洗凈,皮蛋去殼切成丁,生姜切成絲,蔥切成花。取瓦煲1個,注入適量清水,用大火煲開,加入大米,改用小火煲約30分鐘。再加入雞絲、姜絲、雞蛋丁,調入鹽,續煲10分鐘,撒入蔥花,盛出即可食用。
用法:早晚餐食用。
功效:此粥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、鈣、磷、鐵、維生素等,適合孕期需要大量營養的孕婦食用。
2)雞蛋
雞蛋是一種全球性普及的食品,用途廣泛,含有高質素的蛋白質,常被用作度量其他蛋白質的標準。可以說,除了母乳幾乎沒有一種食品可與雞肉媲美,能照顧到我們全面的飲食需要。雞蛋含有人體幾乎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,故被人們稱做“理想的營養庫”,營養學家稱之為“完全蛋白質模式”,是不少長壽者的延年食物之一。
雞蛋中含有15種不同的維生素、核黃素、葉酸以及12種礦物質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,比例與人體很接近,利用率達99.6%.
雞蛋中的鐵含量尤其豐富,是人體鐵的良好來源。而孕中期時由于對血液的需求量增加,造血系統不能相應增加造血量,大多數孕婦都會出現容量性與缺鐵混合的貧血癥狀,此時適量吃雞蛋能改善孕婦的貧血狀態。
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,可保護肝臟;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,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,增強肌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。由此可見,孕期吃雞蛋,對母體和胎兒都能起到保健作用。
推薦食譜
韭菜炒雞蛋
原料:韭菜150克,雞蛋3個,黑木耳(水發)20克,花生油15克,鹽3克。
制法:將韭菜洗凈切成段,雞蛋打散,黑木耳洗凈切成絲。鍋內燒油,下入打散的雞蛋,用小火炒至五成熟。然后加入韭菜段、黑木耳絲,調入鹽,再用小火炒熟即可。
用法:佐餐。
功效:富含營養素,可潤腸通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