輪狀病毒感染的主要癥狀就是腹瀉。在我國多發生在10~12月,在3~5月份也有一個小的發病高峰期。當嬰幼兒受到輪狀病毒感染后,經過1~3天的潛伏期便開始發病。早期的主要癥狀是嘔吐、體溫在38℃~39℃之間,繼而出現腹瀉,每天大便在10次左右,個別孩子可達20次。早期可有糞便,經數次腹瀉后,大便呈水樣或稀米湯樣,無膿血且量較多。由于患兒大量失水,很快發生脫水現象,出現精神萎靡、表情淡漠、嗜睡、面色灰白,前囪門和眼窩下陷,皮膚松弛,捏起后不能立即展平,尿少,口臟黏膜干燥等癥狀,若不及時糾正脫水狀態,常可導致死亡。
醫生或有經驗的家長根據季節、水樣大使、無膿血等特點,作出正確診斷并不難,關鍵足能否得到正確及時的治療。目前,殺滅輪狀病毒尚無特效藥物。正確的治療方法就是盡快糾正孩子的脫水、酸中毒。對于癥狀輕的孩子可用口服補液的方法進行糾正,癥狀重一些的孩子就需要靜脈輸液。近年來,干擾素(IFN)也被用來治療輪狀病毒感染,可以抑制病毒在人體內的繁殖,從而減輕癥狀,縮短病程。
上一篇: 少兒用藥酌減 醫生建議最好按體重算
下一篇: 家長應禁止孩子在7歲之前玩電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