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婦最易營養不良的習慣
孕婦在孕期營養不均衡,易患妊娠期高發病,同時會引起胎兒生長發育失調,而且與成人后一些疾病的產生密切相關。
營養知識的缺乏是造成孕婦營養攝取不足的原因之一,一般以下幾類孕婦容易出現營養攝取不足的情況。
●為了好身材,節食:有點孕婦擔心懷孕后體重增長過猛會影響產后體形恢復,所以盡量節食,肉類基本不沾,就連魚、蝦都吃得很少,平時以素菜、水果為主。在懷孕22周產檢時發現腹中胎兒明顯偏小,只相當于19周的胎兒。
孕婦若節食會造成蛋白質、脂肪攝取不足,缺乏鋅、鈣等微量元素。過度節食會使寶寶在發育過程中由于營養攝取不足,導致某些先天發育缺陷。
●劇烈孕吐讓營養流失:“孕婦妊娠劇吐容易造成營養缺乏。”孕吐雖然不是所有孕婦都會經歷,但卻是個讓很多孕婦都頭疼的問題。一旦發生孕吐,孕婦往往寢食難安,尤其是吃不了東西或胃口改變,導致營養缺乏。“某些孕婦的孕吐反應特別強烈,完全沒辦法進食,只能靠輸液來補充營養。”
專家建議,孕婦可以喝些淡鹽水,以防止嘔吐造成的低鈉現象,在孕吐反應較輕時可增加食量,以滿足營養需要。多食用含鐵豐富的食品,如雞、鴨、豬的心和肝、紅棗、葡萄干等。為緩解孕吐癥狀,可以吃些柑橘、楊梅等水果,這樣增加胃酸,促進腸胃道蠕動和增加食欲,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。
●飲食超標 補出營養不良: “從營養學來講,營養過剩其實是另一種營養不良。”這是因為現在許多孕媽媽攝取過多的肉類、水果等食物,積累了大量糖分、脂肪和油脂,但又對維生素、微量元素等攝取不夠,營養過剩的同時又屬于營養不良。另外,有些孕婦基本上用水果代替正餐,或不停地吃零食,沒有攝取足夠的主食,也存在同樣問題。
●孕婦不應該挑食:許多孕婦由于以前的飲食習慣或是懷孕期間口味的改變,僅僅依照自己的喜好與想法攝取食物,可影響胎兒的發育。
由于寶寶在不同的階段所需營養、熱量不同,孕媽媽應根據不同的孕期階段制定合理的營養計劃,調整食譜。
上一篇: 懷孕早期飲食按排
下一篇: 孕媽媽如何正確補DHA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