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喜歡騎車上班,早出門十幾分鐘,少了份趕時間的急促,多了份輕松悠然的愜意,尤其是眼前的陽光、微風、花草樹木、形形色色的路人,都讓我感到每個清晨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貴。
道路兩旁正在施工的樓房一天天一層層的增高,目盡之處已很難看到平房了。我很懷念我童年時在平房里生活的日子,那時我的家,就在現在的實驗中學東北側,那里當時還沒有學校,而是一大片草地,草地的南邊是幾行粗壯的老榆樹,榆樹林的南邊就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耕地。
當時的日子跟現在比是很清苦的,幾乎家家都養些家畜,逢年過節時,辛勤的女人們就會讓全家人美美的享受一頓“大餐”。每當放假的時候,我和小伙伴們就會和母親們去前面的地里采“灰菜”和“豬食菜”,喂豬或喂雞鴨。累了,就到老榆樹下乘涼,或攀到榆樹上摘幾串嫩嫩甜甜的“榆樹錢兒”吃。有的人家還用“榆樹錢兒”混在面粉里做干糧,但我卻沒有吃過。
我還記得當時我家后院兒有一位老師,總是帶著她的一雙兒女,去那片草地上放一只非常可愛的小羊。她還給我們做了一個木制的滑翔航模,用皮筋彈射,能飛的很遠。我和小朋友們都喜歡她,總是圍在她的身邊,聽她給我們講故事。后來她和家人搬到外省去了,我和小伙伴們為此傷心了很長一段時間;到現在我仍然很懷念她。后來草地被占用建了學校和更多的房子,草地沒有了,老榆樹沒有了,那片耕地也沒有了。再后來,我們家也搬離了那里。在平房生活的點點滴滴,逐漸成了封存的記憶。
關于童年的記憶,有的很清晰,有的卻已模糊了。兒時的生活雖然艱辛些,但那時的我們卻是天真快樂的,現在生活好了,人們逐漸都住上了樓房,城市化的進度越來越快,這是生活質量的提高,但也讓我們越來越疏遠了自然。有些事我們無法左右,只是希望不要讓我們身邊的美好慢慢疏忽遠下去。
明翔乳業分廠動力部/劉旭華
上一篇: 風
下一篇: 踏青之路,有你更精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