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學習俞敏洪《度過有意義的生命》之感
在這里就聽了俞敏洪的《度過有意義的生命》的演講淺談下自我深刻的體會
在這里就聽了俞敏洪的《度過有意義的生命》的演講淺談下自我深刻的體會:
1、認定追求,相信未來
很多人都問過這樣的一個問題,如何將自己的生命過得有意義。我想這個問題本身沒有標準的答案,只能是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。但是從俞敏洪的演講里我尋到一點感悟:認定追求,相信未來。追求是生命的靈魂,有追求的人,會覺得生活有一個主心骨,不管這種追求是什么,只要你認定它是值得的,生活就會有目標有動力,有一個前進的方向。
有了追求,你會發現生活不空虛了,但可能當你忙忙碌碌了之后難免感到疲憊。特別是遇到困難和打擊,身心勞累的時候,你可能不只一次想要放棄。這個時候請記住給自己希望,請記住相信未來。“想要攀爬上更高的山峰,先要有走向低谷的勇氣”,“不經歷風雨,怎么見彩虹”這些是很簡單的道理,能夠隨隨便便得到的東西,也便不是那么值得珍貴的東西。只有用努力堆積起來,用毅力塑造出來的成果才更加光彩照人。有人說人的一生都是在遇到困難、解決困難,并周而復始的過程。其實所有問題都會解決,主要看你用什么樣的心態去對待,面對苦難迎難而上的人,苦難便必定退避三舍。同時苦難還將成為你的財富,那是未曾經歷苦難的人用再多金錢都換不回的財富。
2、熱愛工作,用心經營
說到追求,可能很多人都在尋覓。現在有一種心態在流行:“這也沒興趣干,那也沒興趣干,就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”這種心態是現在80后普遍存在的一種心態,是一種迷茫,空虛的狀態。在這種狀態下,時間在流逝,精神卻也得不到充實。
既然如此,不如想想這句話“縱里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”。把現有的工作認定是自己的追求,用一種干一行愛一行的心態去對待工作,去發現現有工作帶給自己的快樂,用心去體會現有工作給予自己的收獲。相信任何一份工作,用心了,才能經營得出色;用心了,就能經營出顏色,這樣也便有了工作的成就感,自然對這份工作也就熱愛了,這種愛將形成一種追求,為生活塑造出靈魂。
3、博覽群書,提升自我
俗話說的好“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”,博學是人才的必要條件。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經歷也是有限的,因此自身能獨立創造的東西就必定是有限的。而成功往往需要的知識、能力是多方位的,是全面的,那么這些自然需要借用其他的工具去實現。書就是這樣一種工具,它能夠豐富你的知識,拓寬你的思想,延伸你的積淀。
“書山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做舟”,書不會自己裝進你的腦袋,書里的寶貴知識不會自然變成我們的財富,只有靠勤讀、博覽,用時間和精力將書里的知識消化、存儲,我們的思想才會得到不斷拓展,我們的積淀才會變得不斷厚實,從而實現自我的不斷提升,為能夠干好工作乃至其他所有的事情奠定基礎,這也就是“底蘊的厚度決定事業的高度”的道理。
4、結識優才,不斷進步
俗話說的好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結識好的朋友是不斷實現自我提升的一個重要途徑。如果說從書上學來的東西是抽象的,是需要系統消化的,那你從其他人身上學來的東西就可能是具體的,是指導你行為更有效的方式。
那么應該怎么學能呢?俞敏洪給出的指導是:不是學習那個人特有的才能,而是向那些在某方面比你優秀的人學習你能學到的優點。我想這是一種很實在的方法。
以上四點是本人從學習俞敏洪的《度過有意義的生命》中得到的感悟,相信這些,將為自己的人生樹立起更精彩的航標。
客服部:鄭文勁
上一篇: 收獲的季節
下一篇: 夢想執著 追求幸福